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舰船报国七十载 激情奋进新时代 ——船舶工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正文
舰船报国七十载 激情奋进新时代 ——船舶工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08-2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

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七十载上下求索、几代人筚路蓝缕,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造船大国之列,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

一 、砥砺奋进,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船舶工业大体经历了艰苦创业、以军为主,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三大发展阶段,我们用70年的实践,深刻回答了一个工业和技术基础相对落后的产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赢得时间和速度,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问题,生动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

一是铸剑海疆,助力人民海军筑牢“海上钢铁长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指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船舶工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起步,顽强拼搏、刻苦攻关,为人民海军建造了包括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常规动力潜艇以及军辅船舶在内的第一代舰艇装备,使人民海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船舶工业着眼国际安全形势的重大变化,适应新军事变革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要求,不断调整科研生产思路,海军装备研制能力得到了根本性增强,掌握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关键核心技术,在国产航母、核潜艇、大型驱逐舰、综合登陆舰、辅助舰船以及军民协调发展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民海军劈波斩浪,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海上武装力量提供了坚强的装备保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二是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搏击国际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船舶工业贯彻邓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精神,成为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通过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一批先进的关键生产设备,大规模开展重点船厂的技术改造,很快具备了建造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船舶的能力,成功实现了船舶出口。不断推进在技术、标准、设施、管理、贸易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并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培育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造船效率、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很快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世界造船业中一支引人瞩目的重要力量,到1994年,我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进入新世纪,船舶工业经过多年的力量积蓄和磨练后,抓住了国际船市持续高度兴旺的历史机遇,爆发出巨大潜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以来造船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际船舶市场长周期深度调整的严峻形势下,主动压减过剩产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球竞争力逆势提升,成为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三是创新驱动,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70年来,船舶工业形成了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保障、产学研结合、军民协调、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其行业布局、产业发展、人才能力和产品结构等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国防特色和创新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船舶工业从仿制起步,再逐渐到自主研发,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科研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高起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通过集成创新实现突破,以带动整体技术水平的跃升,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新世纪以来,船舶工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主流船型实现了大型化、系列化、批量化,90%以上的出口船舶为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船型,液化天然气(LNG)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重要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船舶工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指示,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开辟了以低速机、智能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动力,以凝聚和培养创新人才为保证的新局面。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能够设计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适航于世界上任一航区的各类现代船舶,不仅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三大主力船型的自主批量建造,而且在航母工程、LNG船、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载人深潜器等领域取得了历史突破,在船舶科技领域实现了由望其项背的跟跑者向并驾齐驱的并行者的转变,正在迎来加快领跑的光明前景。

四是军民协调,走出了一条富有行业特色的富国强军之路。经过70年发展,我国船舶工业成功实现了封闭军工体系向军民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船舶工业以军为主,将发展舰艇作为建设重点,集中力量改造、扩建一批骨干船厂,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组建科研院所、院校,发展壮大职工队伍,奠定了中国现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初步基础。同时,坚决贯彻“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方针,努力发展民用船舶,扩大民船品种,实现了从千吨级沿海船到万吨级远洋船的提升,“东风”号远洋货船就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船舶工业开始实行战略性转变,走上了军民结合的新道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船舶工业坚决贯彻军民协调理念和要求,紧紧抓住军民生产设施通用性强、军民技术转化程度高的产业特点,在按期优质完成各项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在军品研制中不断借鉴和应用民船设计建造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不断缩短军船的研制周期,显著提升了军船的建造效率、水平和质量,民船产业的发展壮大又为军工研制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保障,形成了军民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宝贵经验,深刻启示

70年披荆斩棘,70年春华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中国船舶工业70年的丰富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回首历程,总结经验,我们可以获得启示,汲取前进的力量。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70年来,船舶工业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融入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去,紧密结合船舶工业产业特点和阶段性发展特征,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宏观决策和战略部署。

二是必须坚持强军首责,始终将军工科研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走军民协调式道路,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基本方略。船舶工业肩负着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使命。舰船武器装备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安危,必须始终坚持把优质高效完成军工任务作为首要职责和立身之本。70年来,船舶工业紧紧抓住军工关键技术和重点工程,将促进从保军向强军发展道路的转变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始终。同时,紧紧抓住船舶工业军民两用的本质特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军民协调式的发展道路,既是船舶工业做大做强、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的需要,更是切实履行好国防建设使命的要求,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船舶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离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同时,船舶工业又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必须要破除自我封闭、囿于国内市场小天地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担当对外开放先锋,大胆跻身世界经济舞台,积极引进来、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基点,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船舶工业特别是船舶军工行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船舶工业70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在根本上保障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

五是必须坚持文化引领,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这是船舶工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70年来,船舶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履行强军报国使命进程中,自觉形成了党的事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幸福至上的价值观,精心培育了“以身许国”的军工基因和打造精品的“工匠精神”。这些精神,作为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造船人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为推动船舶工业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弘扬。

三、守初心担使命,激情奋进新时代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站在历史新方位、全球新格局、中国新时代,我们要登高望远,继往开来,坚守主业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防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中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奠定坚强基石。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决策部署,在人民海军70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号召。强军必先强装,世界一流海军首先要有一流的海军装备。船舶工业要紧密围绕新时期强军目标,坚持“对未来战争胜利负责、对海军官兵生命安全负责、对舰船装备质量全寿命周期负责”精神,不断强化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瞄准未来作战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储备力度,扎实开展舰船装备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性能优异、质量可靠、好用、管用的装备,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奠定坚强基石。

自觉肩负起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船舶工业是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我们要把船舶工业的发展融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去思考,提升到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中去谋划,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培育若干集研发、制造、配套为一体的世界级海洋装备先进产业集群,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把船舶工业打造成为产业体系协调完整、生产组织智能化、要素投入产出效率高、产业创新力和需求捕捉力强、品牌质量优以及高效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全球领先海洋科技产业,打造形成新时代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点燃起强大引擎。

全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和任务。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阶段,要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把掌控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增值幅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环节作为战略发展重点。要积极推动船舶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过剩、落后产能。要积极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对大型邮轮、智能船舶、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深海采矿、极地装备等事关我国船舶工业、海洋科技工业发展全局和企业发展未来的重大关键领域和制高点必须要加强预见性、前瞻性,在这些领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引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积极参与和影响国际产业标准制定,推动更多的中国船舶工业技术标准成为全球通用标准,为未来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使命感,重整行装再出发、激情奋进新时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书写历史、开辟未来!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 版权与隐私 | 投诉咨询 | 联系我们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 邮编:200032
电话:021-64685127  传真:64390908  Email:little-yuyu@sohu.com
ICP备案 沪ICP备08008467号维护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信息科技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电话:08610-59518822 传真:+8610-59517959 Email:clients@csit.net.cn
信访申诉电话:021-6468455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船海业务云展厅网址:www.csscvip.com